

文/dxmzhk
工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似乎是不言而喻的,社会发展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等都离不开工业的支撑。我们实现“四化”中,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就是工业现代化。而你能想象一个国土面积排行世界第六的大国,其工业产值还不到GDP的10%吗?甚至今年它还将丧失其全部汽车制造业,这个国家就是神奇的澳大利亚。
不久前,通用汽车旗下霍顿(Holden)品牌宣布,将于今年10月20日正式结束所有在澳大利亚的汽车制造业务。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也宣布将于2017年10月3号关闭其在澳大利亚最后的工厂:阿尔托纳(Altona)制造工厂。这恐怕将意味着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也要随之终结。
霍顿品牌由詹姆斯·亚历山大·霍顿创立于1856年,而从1917年起霍顿转而全面生产汽车车身。1931年,通用汽车正式收购霍顿并成立了通用-霍顿汽车公司,自此霍顿成为通用旗下的全资子公司。1948年,霍顿推出了首款澳大利亚本土设计研发的汽车“48-215”。自此,霍顿汽车几乎成为了澳大利亚汽车业的代名词,直到在2003年才被丰田从该国年销量第一的位子上赶了下来。
澳大利亚最早有四大汽车制造商:三菱、丰田、通用霍顿和福特。三菱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就退出了澳洲。剩下的三家中,福特主要面向澳洲本土市场,霍顿部分产品出口,丰田主要出口(7成)。
但在2016年10月7日,在澳大利亚经历了九十多年的汽车生产后,福特公司也于这一天全面关闭了在澳大利亚的汽车制造工厂。
澳洲汽车制造业近十年来竞争力始终不高,生产成本居高不下,劳动力成本也很高。而澳洲的汽车进口关税又逐渐下调至相当低的水准,未签订贸易协议的国家非豪华车关税仅为5%,签订了贸易协定的国家非豪华车进口关税甚至可以为0%,这大大加强了进口车的价格竞争力。
而澳大利亚自产的汽车也因为关税低廉,也在大量出口。12年澳洲本地总产量才22万,里面8万多被出口。澳洲的汽车出口集中在中东地区,但近年中东的土豪们对澳洲车的需求也维持不住了。而澳洲2000多万的人口显然在需求方面也不能消化掉本地汽车生产的供给。这对整个行业都是恶性循环:需求越低,成本越高;成本越高,需求越低。
澳洲政府多年来,为了维持汽车工业,经常给汽车制造业动辄几亿澳元的大额补贴,每辆澳洲生产的汽车中都包含着澳洲纳税人的钱。此外汽车生产商们也在不断与政府谈判,在获得政府拨款为前提下继续在澳运作汽车制造。但最后还是救不活澳洲汽车制造业,这些汽车生产企业经常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。
可以说在目前澳洲的汽车行业大环境下,澳洲汽车制造业在短期中期都难有翻身的机会,这些大型汽车厂在2017年关闭生产线后,澳洲汽车制造业的时代可谓真正“终结”。不过对于本就对澳大利亚社会贡献度不高的汽车制造业的终止,对于多年输血的政府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。